第五零八章 宋徽宗出来挨打!大的来了!-《大明:剧透未来,朱元璋崩溃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简直就是在那里把人养死里坑!

    神宗勇气可嘉,可是这仗打的实在是太稀烂了!

    害死了多少人!

    打仗不是这么打的?

    他这个时候,是真的很心疼那众多死掉的将士。

    就是因为那诸多的破事,都永远的留在了那里。

    虽说慈不掌兵,赵匡胤不是一个心软的人。

    可是,看到他们在这些愚蠢之人的带领之下,就那样的死掉了。

    还是异常的难受……

    真的说起来,宋神宗和前面的那几个皇帝比起来,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。

    也正是因为不错,所以他才对他有了不少的期望。

    而王安石的变法这件事,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

    国家手里面有钱了。

    结果现在来了一个五路进攻西夏,还大败而归。

    那这等于是,这一下子就把这些年来,好不容易给积攒下来的钱,都给回挥霍了一个七七八八。

    有了这一次的惨败,那接下来很多事儿,又会变得特别的艰难……

    造孽!

    当真是造孽啊!

    哪怕赵匡胤一开始,就努力的降低了自己的期望。

    但此时听到这些后,还是忍不住深受刺激。

    总觉得这些人,把事情干的是当真稀碎……

    “宋神宗在此之前,从来没有想过西夏之战会失败。

    更不会想到,居然还败的如此凄惨。

    所以得到消息后,是大受刺激。

    元丰八年正月初,由于对西夏战事的惨败,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。

    病情恶化。

    大臣们乱成一团。

    王珪等人开始劝赵顼早日立储。赵顼此时已经有不祥的预感,无奈地点头同意了。

    神宗六子赵佣,改名为“煦”,被立为太子,国家大事由皇太后暂为处理。

    时年十岁……”

    韩成等到赵匡胤看起来心情平静下来了一些之后,便又一次开了口。

    赵匡胤也又一次陷入了沉默之中……

    “在大宋的这众多皇帝里,宋神宗和他们比起来的话,已经是很不错了。

    算是除了你之外,最能拿得出手的皇帝了。

    王安石变法失败,被贬官之后。大宋的变法并没有停止。

    而是由他这个皇帝,从由幕后走到了台前,亲自主持。

    然而,变法依旧伴随着反对的声音。

    失去了王安石,赵顼本就很难受,又要独自面临巨大的压力,不免有些恼火。

    于是,他决定实行更为强硬的手段,来推行新法。

    严惩反对变法的官员。

    赵顼没有停止改革的进程,经过他的不断努力,宋朝基本建立起了更有利于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。

    其基本制度一直实行到宋朝末年未再进行大的变动。

    他经过深思熟虑,下决心对官僚体制进行改革。

    首先对朝堂机构进行整改,使‘台、省、守、监之官实典职事,领空名者一切罢去,而易之以阶,因以制禄’。

    适当合并机构,裁减官员。

    使官员名实相符,有职有权。

    设立中书、门下、尚书三省,统管朝堂行政。

    中书省主管宣布皇帝命令,批复臣僚奏议,决定重要官员的任免。

    下设吏房等八房办事机构。

    门下省主管审议中书省所定事宜。

    尚书省是执行机关,设宰相,分六部,行使实际权力。

    但兵部只管保甲、民兵等事。

    实际兵权仍为皇帝和枢密院掌管。

    这样,宋初以来朝堂机构虚职多而实职少的弊端,得以扭转。

    原来‘三省长官不预朝政,六曹不厘本务’的怪现象消除了。

    其次,宋神宗还统一了全国官员的薪金。

    原来只领薪金的虚官,改为相应的阶,以阶级领薪金,以便于对官员的考核和使用?

    使‘卿士大夫涖官居职,知使责任,而不失宠禄之实’,发挥官员的积极性……

    不过,他的元丰改制,虽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。

    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,他没有、也不可能进行彻底的机构体制改革,精简官员?

    因而他徒有良好的愿望,却不可能达到巩固改革成果的目的……”

    听到韩成所言,赵匡胤随之叹息一声。

    观其所作所为,还真的是自己大宋,除了自己之外,又一个有一定能力,想要好好干的君主了。

    但可惜,能力终究还是有限。

    而他所面对的情况又太过于复杂。

    到了那时,已经是积重难返。

    王安石被罢相后,有他这个皇帝在。

    变法之事,不至于会被彻底废除。

    如今他这个皇帝去世了,只怕变法就又会彻底的失败。

    之前的种种,都将会被废除。

    再一次回到了原点……

    经过那经过了这一番的折腾之后,大宋的问题,也将会更加的严重。

    那些反对变法的人,反扑也将会更加的厉害。

    赵匡胤一时之间,只觉得无比的心累……

    “太祖皇帝,给你说点儿大宋神宗之时有趣的事。”

    韩成见到赵匡胤这个样子,想了一下便人开口说了起来。

    想要缓和一下气氛。

    免得把赵匡胤给整没了。

    “就是当初王韶经略河湟时,一胡人首领俞龙珂,很快就便是要归顺大宋。

    而他归顺大宋的要求只有一个,那就是请求宋朝皇帝赐他们姓包,他就愿意带着十二万部族归顺大宋。”

    赵匡胤听到韩成的话后,不由的为之一愣。

    这事情,着实是有些出乎他的所料了。

    同时也显得有些奇怪。

    赐姓之事,历来有之。

    其中,最大的荣耀便是赐国姓。

    那么在自己的大宋朝,那些外族人就算是想要谋求什么赐姓。

    那应该谋求的也是姓赵而已。

    怎么这个时候,所谋求的居然是姓包?

    这事,他是真有些想不太明白。

    如此想着,忽然灵光一动,一下子想起了之前韩成与他所说的仁宗朝时的,一些比较出名的臣子。

    其中就有一个包拯包青天的。

    莫非……便是因为此人,那俞龙珂才会提出这么一个请求?!

    “不仅仅是他,到了后面,还有其余的一些蛮族的人,也请求赐包姓,归顺大宋。

    而那个时候,包青天包公已经去世,差不多十来年了。”

    说起这事,韩成都不由的为之感慨。

    这包公,在当时那是真正的一代男神。

    不过,也能够看得出来,各个地方,都有很多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人。

    还有冤无处申。

    不仅仅是华夏有,其余地方也一样有很多。

    不然包公这等青天大老爷,也不会这么难让人怀念。

    连一些异族之人,都那般的敬佩。

    赵匡胤为之目瞪口呆。

    这事儿,也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。

    “韩小友,这……包公包青天,他都做出了什么事情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