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零六章 韩成剧透,赵匡胤:造孽啊!!!-《大明:剧透未来,朱元璋崩溃了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这都是一群什么样的歪瓜裂枣啊!

    干出的是什么事?

    最心累的是,如果这些是他的子孙干出来的,那倒又好说一些。

    可现在,干出这些破事的还不是自己的子孙。

    是那个活畜生的子孙们。

    这就让他更气了。

    这还真他娘是一代不如一代!!

    “治平四年正月丁巳日,赵曙因病驾崩于福宁殿,享年三十六岁,殡于殿西阶。

    庙号英宗……

    赵曙继续任用仁宗时的改革派重臣韩琦、欧阳修、富弼等人。

    鉴于仁宗以来的弊政,赵曙向执政宰辅们提出了裁救积弊的问题,征求大臣们的意见。

    还下诏将各品级官员的转迁年限加以延长。

   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“冗官”现象给朝廷财政造成的压力。

    为广纳人才、为国选贤,赵曙命宰执大臣推荐才行之士以充馆职。

    赵曙执政时,封桩库、左藏库等国库空虚。

    以治平二年为例,这一年宋朝岁入虽达一亿一千六百一十三万银两,官费、军费等支出却达一亿二千零三十四万银两,入不敷出……”

    听到韩成说出来的这个数字后,赵匡胤拳头捏的咯吱吱直响。

    这就是这群人干的好事!!

    问题都这般严重了,却还在那里争斗不休。

    干点实事也好啊!!

    “宋英宗去世之后,太子赵顼继位。

    次年改元熙宁,宣告大赦天下。

    并派遣冯行己向辽朝告哀,又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……

    赵顼即位时,北宋的统治面临一系列危机。

    军费开支庞大,官僚机构臃肿而政费繁多。

    加上每年赠送辽和西夏的大量岁币,使北宋财政年年亏空。

    据《宋史·食货志》记载,治平二年的时候,宋朝财政亏空已达1750余万。

    广大农民由于豪强兼并、高利贷盘剥,和赋税徭役的加重。

    屡屡暴动反抗。

    值此内外忧患、财政困乏之际,赵顼对宋太祖、宋太宗所制定的“祖宗之法”产生了怀疑。

    年轻的赵顼,深信变法是缓解危机的唯一办法……”

    听到韩成这话。赵匡胤忍不住愣了一下。

    不是……自己什么时候弄出来了什么祖宗之法?

    再说,自己弄出来的一些规定,那没那么不堪啊!

    听韩成一路讲来,这些明明都是那个畜生,在自己弄出来的基础之上,变本加厉,各种的歪曲,才导致了这些局面。

    怎么到了现在,却把锅扣到了自己的头上?

    赵匡胤都心情简直别提了。

    这还真是好事找不到自己,坏事儿都赖自己头上了。

    自己是造了什么孽啊?!!

    熙宁元年四月,王安石入京受命。

    赵顼一听王安石来京,异常兴奋,

    马上召其进宫。

    赵顼与王安石晤面,听取王安石有关政治、财政、经济以及军事上的改革谋略之后,

    深感王安石就是能与自己成就大业的人才。

    而王安石也被赵顼励精图治、富国强兵的远大抱负所折服,君臣二人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走到了一起。

    不可否认,赵顼的改革理想之所以在继位之初就能付诸实施,与王安石的支持有着密切关系……”

    在听到这宋神宗,即位之初就做出这些事情来。

    心里面也好受了不少。

    把这锅扣自己头上,就扣自己头上吧。

    反正自己都已经够倒霉的了,再多一些黑锅,也不是不可以。

    看在这小子刚一登基,就干出了这些事儿,想要改变局面的份上,自己就原谅他这一回……

    “早在嘉佑三年时,王安石进京述职,作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》。

    就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。

    主张对宋初以来的法度,进行全盘改革。

    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,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。

    建议朝廷改革取士、重视人才,请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。

    但没被仁宗采纳。

    虽然没有被宋仁宗给采纳,但是这一次的事,却也给王安石赢得了不少的名声。

    并为后面的变法,埋下了根源。

    新即位的宋神宗,就是一个对王安石的变法主张,很有兴趣,并且老早就听了王安石之名,以及变法的内容的人。

    对王安石很是敬佩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,宋神宗得知王安石归京之后,会那般的兴奋。”

    这世间的事情,往往就是这般的神奇。

   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。

    王安石就被多年之前弄出来,射出来的箭给击中了。

    只不过射中他的箭,是好箭。”

    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,消除弊病,克服统治危机。

    遂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,

    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,非常信任和器重王安石。

    熙宁元年四月,王安石再次提出全面改革的想法。

    指出‘治国之道,首先要效法先代,革新现有法度’。

    并勉励神宗效法尧、舜,简明法制。

    王安石认为:大宋国家贫苦的症结,不在于开支过多,而在于生产过少。

    农民之所以贫苦和不能从事生产。

    一方面是由于官僚富豪兼并了大量土地,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把繁重的徭役加在农民身上。

    因此,最好的理财富国之路,是依靠天下所有的劳动力,去开发自然资源。

    是积极开源,而不是消极节流。

    王安石随后上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》。

    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。

    指出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。

    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所建树。

    认为‘大有为之时,正在今日’。

    宋神宗采纳王安石的相关主张,并要求其尽心辅佐……

    熙宁二年二月,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。

    王安石提出当务之急,在于改变风俗、确立法度,提议变法,神宗赞同。

    为指导变法的实施,便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,统筹财政……”

    听到韩成的这些讲述,赵匡胤心里面又生出来了诸多的希望。

    觉得这接下来,很有可能自己也终于能够听到一些,让自己为之欣喜的消息了。

    之前韩成就说过,庆历新政为后面的王安石变法铺了路。

    而宋神宗,从其表现上来看。

    在变法上面的决心,应该是远远超过赵祯,这个所谓的仁宗的。

    耳根子不是那么软的人。

    有决心变法的贤良之人,以及在后面大力支持的君主。

    两个凑到了一块,那么肯定是能够做出不俗的政绩来!

    情况肯定会和之前,大有不同!

    赵匡胤也不再捂胸口了。

    神情又一次变得振奋起来。

    坐等韩成给他详细的讲述王石变法的种种事情。

    看看他们的变法,能给自己大宋变成什么样子。

    能不能彻底的改变大宋积贫积弱的局面。

    就算不能够彻底的改变,只要能够改变一部分,也是可以的……

    想来这次,肯定不会让自己失望!!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