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8.欲速则不达-《重启三十岁人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采取各种手段,派人出去满世界跑,建立相关单位地图,网上搜寻,发布广告……各种手段都用上,找不出一百家来,找五十家没有问题吧?

    只要外协单位足够多,就不愁供应。而且,单位多了,竞争就会激烈,价格、质量就更容易商量。

    至于成本,到底是自己干成本低,还是外协成本低?周大林就给刘树文算了一笔账。

    养一个粗加工车间,得配备不少管理人员吧?这些管理人员的工资,你得开吧?管理人员少了,质量就保证不了,生产秩序也不好维持,仍旧会变成过去那种一片混乱的样子。

    现在,一个粗加工车间,车间主任就得有正副两个,还有生产调度、材料供应、仓储管理,计件统计等等,只是这些辅助管理人员,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

    另外,如果想保证出活速度,粗加工车间的规模,就不能小了。

    粗加工车间已经有四十几台设备,活多的时候,还是跟不上进度,好多配件的粗加工,还要交给外协单位来干。

    活少的时候呢?这四十几台设备连一半都利用不起来,这是多大的浪费?这个无法调节的淡旺季循环,就是个无形的损失!

    交给外协单位呢?我只是要这个配件,剩下的管理、供应、仓储这些辅助,可以全部省略掉。无论淡旺季,都不用考虑工厂损耗。

    去掉粗加工,就省下了大量的管理和产品保障环节,把省出来的管理和质检人员,补充到精加工那边去。目前,精加工正因为对质量要求高了,增加了检验环节,而缺乏这方面的人员呢。

    这样算下来,到底是自己什么工序都要,大而全小而全,弄的那么复杂,什么都管又什么都管不好合适,还是精兵简政,专心干好精加工,减少出错工序,保证工件最终精度和质量合适?

    刘树文肯定说不过周大林,答应回去好好想想,然后再答复他。

    刘树文年纪大,做事老成持重。他对老板不唯命是从,老板怎么说就怎么做,说明他心里真正装着工厂,对工厂负责任。这一点无可厚非,所以,周大林同意他回去,考虑好了再来。

    现在,刘树文考虑了已经三天了,也该有个信儿了。

    果然,刘树文已经想明白了。这三天,他去了粗加工牵扯到的所有部门,进行了一个实地调研,一笔笔账的算下来,他惊奇地发现,周大林是对的。

    当然周大林对了。这个账,他二十年前就算明白了。

    刘树文之所以没主动来找周大林,主要还是在考虑,砍掉粗加工车间,那四十多台设备怎么办,人员怎么办?特别是好多设备,都是老程接手以后,采购的新设备,就这么当二手设备卖了,实在是有些可惜。

    “这个简单啊。”周大林就开导他说,“好多给咱们提供配件的厂子,规模都很小。有些厂子,甚至只有那么一两台设备。他们不是不想扩大生产,是本小利薄,没有资金。咱们可以把咱们用不着的设备,卖给他们呀。”

    “卖给他们?”刘树文让他说了个一头雾水,问他说,“你刚才不是说了吗?他们本小利薄,拿什么来买咱们的设备?”

    周大林就笑了说:“咱们可以先赊给他们呀,他们拿给咱们加工的配件来顶账。这样,先不花钱就可以拿到设备去赚钱,而且,还可以用配件来顶账,不愁买了设备回去没有活干。你说,这样的买卖,他们肯不肯干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