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开疆-《大明第一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刘三吾心里发苦,他哪敢真的当成闲聊啊,不过他到底没有站起来。

    “太师说的是,我琢磨着,应该用心培养,凡是考入学堂的西南学生,都要给予扶助,提供学费,帮助安顿。再调派最好的老师,确保成才。”

    张希孟突然一笑,“刘山长,按你这么说,是不是往后应天的学子,应该去西南,读龙场中学啊?”

    刘三吾顿时大惊,忙道:“太师,我没有这个意思,请太师万万不要误会……”

    张希孟摆手,“不必如此,我想说的是,对学生务必要一碗水端平,有困难,不管是哪里的学生,都是一样。或许西南多一些,或许其他地方少一些,但总之只要是有难处,就要一视同仁,不可区别对待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也颔首笑道:“太师所讲,正是咱心里所想,说到底,还是公平!教化学生,等同于开疆拓土,如果拿捏不好分寸,主事之人可是要背上千古骂名的。”

    刘三吾又是浑身一振!

    能跻身这一桌,固然是给足了自己脸面。

    但是这些话却和刀子差不多,全都往自己身上招呼,刀刀见血,直戳要害,确实是有点疼啊!

    而且他们提出的要求,也着实难办。

    你说要优待西南的学生,人家跟你讲别的地方也有处境不好的学生。

    要求公平对待学生,又把教化看得这么重。

    毫无疑问,西南,西北,偏远的地方,任务更重!

    这要是不拿出一点对策,自己这个山长,就成了罪人了。

    “启奏陛下,臣,臣窃以为在分配名额的时候,可以更加公允一些……我就在想,没有足够学生考进来,就不设考点,是不是合适?就,就拿这一次来说,如果没有庶宁前往贵州办学,西南三省,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设立考点。同样的情况,还有西北几省,秦王和晋王都打算设立一所学堂,西域方向,教化任务,更加繁重,甚至还要面对帖木儿势力……我以为能不能选派一批优秀的老师过去,并且派遣学生,互相往来交流……毕竟总不能再靠着庶宁去西北办学,解决这事情吧?”

    听他这么说,张希孟的脸上露出了笑容,“就是这个意思,公平是我们的理念,壮大国朝,推行教化,巩固疆土,又是我们的实际需要……应该怎么权衡,正是你们的使命所在!”

    刘三吾连连点头,“多谢太师教诲,下官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老朱笑了笑,“太师的话,你明白最好,不过咱要看到效果,立竿见影的效果……江西的水平确实高,这点咱也知道,但是江西学子在济民学堂的比例太高了,要压缩。同样的,还有山东学子在复旦的比例,北平学生在北平大学堂的比例……都要往下压。不要觉得不公平,咱拿着大明的财税,养了这么几所学堂,要是还不满意,那就有些贪心不足了。”

    刘三吾苦兮兮点头,说到底,还是要割肉啊!

    不过他也没有办法,事情到了今天,也只好如此了。

    相比起几年前,大明的条件又好了很多。

    除了三所顶尖儿学堂,以北平师范学堂为首的十家师范学校,已经陆续招生,并且已经产生了毕业生。

    比如张庶宁在龙场办学,即吸引了一些师范学生过去。

    他们对于考入济民学堂也是斗志昂扬。

    或许他们不行,但他们的学生一定能行!

    此时正是师范学生大批量毕业的前夜……过去推行兴学令,最多也就是识字罢了,到了这一次,却是可以进行分科教学,推行新的知识。

    冥冥之中,张庶宁的举动,都推动了大明的教育事业往前走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