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七章 溯源-《安乐天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杨阁老也经常邀请纪二老爷,纪二老爷却因为近来越忙碌的缘故,并不常去。

    这一次。想来是杨阁老邀请的极为诚挚。

    直到天色傍晚,纪大老爷和纪二老爷才联袂归来。

    大家已经从纪晓慕那里知道了杨阁老被弹劾的事,纪大太太、纪晓莲几个都很担心,一见纪大老爷回来了,忙就询问。

    纪大老爷说的轻描淡写。

    “不过是御史大人们牙齿痒了,随便拣出几个人来磨磨牙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御史们的脾气,我也知道。可是往常,他们谁敢说父亲半个不字。”纪大太太却不以为然,她潜意识总觉得,事情要不妙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女人家的潜意识,有时候是非常准的。

    “谁都有第一次。”纪大老爷却说,就比如说他也曾经被御史弹劾过,罪名就是不孝了。“这是他们闲的,老师说了,不必放在心上。”

    纪大太太虽然心中依旧不安,但纪大老爷如此说,她也没有再说什么。

    打了纪大太太和纪晓莲几个,纪大老爷独自到小书房中坐了。周围没了别的人,纪大老爷脸上那种浑不在意的表情就消失不见,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。

    若是平时,御史们弹劾杨阁老或许还不算什么大事,但偏偏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,让人不能不多想。

    回想着这些天杨阁老在他面前的言行,纪大老爷的眉头皱的更紧了。

    他对杨阁老言听计从,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脑子,没有自己的想法。

    “那件事,真的是老师做的?不知道他这一次能不能逃的过去。”杨阁老逃不逃得过去,直接关系到他。

    杨阁老屹立不倒,他可以继续依仗这位座师兼岳父,可万一如果杨阁老这次倒了,毕竟对方可是一位王爷,还有一位风头正健的小侯爷大将军,那么他势必会被连累。

    “老师应该不会倒……”

    正当纪大老爷还在猜测,甚至就要拿出龟甲来卜卦的时候。景华堂,纪晓棠和纪二老爷也正在议论这件事。

    只是,父女两人讨论的侧重点显然与纪大老爷的不同。

    纪晓棠在问纪二老爷,杨阁老都向他打探了什么消息。自从祁佑年会来。秦震开始调查科场舞弊案,而纪二老爷也参与其中,杨阁老就对纪二老爷表现出了更多的关切。

    每次有机会请纪二老爷到阁老府去,杨阁老都会巧妙地打听查案的进程。纪二老爷自然也说了一部分。

    即便不从纪二老爷这里,杨阁老也能从其他的渠道获得消息。

    而且。还有一个纪大老爷。

    “爹爹,依你看,大伯父陷的有多深?”书房中再无外人,所以纪晓棠问道。

    纪大老爷也曾频繁向纪二老爷打探消息,一部分是出于他自己的目的,另外一部分,显然是受杨阁老所托。

    “我看他陷的很深。”纪二老爷叹气。

    “我明白爹爹的意思。”纪大老爷心里头应该是陷的很深,但是实质上……“杨阁老应该从来就没信任过他,也不会将秘密透露给他。”

    对于这一点,纪二老爷也是赞同的。

    “好在如此。”

    “今天下朝。杨阁老特意等在门口,叫了爹爹和大伯父去,我看,他是察觉了什么,有些坐不住了。”纪晓棠缓缓地说道。

    两位御史的弹劾,而且弹劾的名目也不切中要害,在杨阁老来说应该是件微小的事。真正让杨阁老着急坐不住的,是另外一件事。

    王娇儿和江妙儿落入了秦震的手中。

    这件事,秦震秘而不宣,然而别人不知道。杨阁老却不会不知道。

    王娇儿和江妙儿的口供,直指杨阁老。

    两人当然并不认识杨阁老,据她们说,和她们接触的是个非常漂亮。却并不年轻的女人。

    通过两人的描述,加上秦震手中掌握的线索,可以肯定,那个女人就是杨阁老的宠妾钟姨娘。而钟姨娘曾经带她们两个去见过一个人,那人隔着帘子与她们说话,她们并没有看清那人的模样。

    然而这一点也可以肯定。那人正是杨阁老本人。

    王娇儿和江妙儿能在最恰当的时机见到长宁,也是杨阁老的手笔。

    而王娇儿和江妙儿之所以能从千里之外平平安安地到了京城,还做了官妓,这背后是有谢氏反贼的残余势力在安排布置。

    至此,谢氏反贼已经与杨阁老有了关联。

    继续追查,还不仅仅是关联的问题。

    江妙儿在躲藏期间,曾经听到反贼之间说话,几次提到破军。

    送王娇儿和江妙儿进京,就是让她们在破军的安排下,实施复仇计划。对于这两个人来说,跟纪家纪晓棠是家仇,同时谢氏反贼一伙也早就将纪家和纪晓棠恨之入骨了。

    纪晓棠、秦震和祁佑年曾经做过的大胆推测,杨阁老就是隐藏至深的破军,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。

    而秦震众人调查隆庆初年的科场舞弊案,其中也有杨阁老的影子。他们已经能初步断定,当初正是杨阁老策划了这一次的舞弊案。

    隆庆初年,杨阁老并不是顾命大臣,当时大行皇帝给隆庆帝留下的三位辅臣分别是韩颐,鲁邑人和谢亭章。

    其中,韩颐是韩老阁老的长子,也是韩太后和贵妃太的兄长,隆庆帝秦霂和安王秦震的舅父,谢亭章则是大秦建国以来至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六元,人称谢六元,一路从翰林院上来,替皇帝起草诏书,最后入阁成为辅臣。

    还有一位鲁邑人,也是状元出身,个性忠直,才华与影响并不亚于另外两位阁老,且在三人之间,与大行皇帝私交最好的不是国舅韩颐,而是这位鲁阁老。

    当时大行皇帝突然驾崩,多亏得这三位阁老辅佐,朝廷才在一片平静之中,迎了新君坐上帝位。

    隆庆帝为大行皇帝国丧过后,改年号为隆庆,大赦天下,开设恩科。

    没错,隆庆初年的会试是恩科。

    这次恩科的主考,由隆庆帝钦点,正是鲁邑人。另外还有四位同考官,其中一位,正是当时的礼部尚书杨庭宇,也就是如今的杨阁老。

    推荐弱颜完本古典言情《锦屏记》(未完待续。)


    第(3/3)页